【资料图】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无论是他们身体的生长发育,还是一些技能的学习,都有自身的规律性。但有些家长总喜欢用早学会某样技能来衡量孩子是否聪明,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判断。相信许多人都会觉得孩子越早会走路将来就越聪明,但其实这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智力情况。正确地让孩子学会走路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1、练习爬行
一般来说,宝宝在7个月~8个月会爬,具体需要根据小孩子的个体状况进行判断,部分小孩子可能会出现提前或延后的情况。在刚出生时,宝宝的骨骼和肌肉还不能够支撑身体,但随着他们的身体发育,在7-8个月的时候就能有一定的承重能力了。学会爬行,是孩子学会走路的第一步。
2、练习站立
在通过练习爬行之后,孩子们的活动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体质也会得到增强,对于大脑的发育以及锻炼小脑的平衡都有很大帮助。在练习完爬行之后,孩子们就可以扶着东西站立了,在8个月左右时,可以让孩子扶着东西站起来,在9-12个月时,就可以让孩子练习独自站起来,但家长还是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不要让孩子受伤。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家长也要注意练习的时间,刚开始时不要过长,需要循序渐进给孩子一个适应的时间。
3、练习迈步
在孩子站得较为稳当了之后,家长们便可帮助孩子练习迈步了。这一阶段的孩子们虽然胆子是比较大的,但肯定多多少少还是会存在一些恐惧心理,因此家长们要想办法引导孩子们迈出第一步,迈出了第一步之后,相信孩子们慢慢地就能学会走了。
4、走路
经历了以上的3个过程之后,孩子便可以开始学习走了,一般来说这个过程要到孩子12个月左右的时候了。在刚开始时,孩子如果处于较为温暖的环境之下,那么就可以让他们光脚练习,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的触感得到发展,并且对于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孩子来说,光脚比穿鞋更加稳当。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一定要给家里的一些较为尖锐的东西贴上防护条,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之中去练习。
以上就是孩子练习走路的发展过程,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太过心急的让孩子去练习走路,根据孩子生长发育的情况,再结合孩子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来作出判断,最好是顺其自然的让孩子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