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快讯 > 正文

人文精神论文

2023-07-04 00:57:58互联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精神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如果这11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人文精神论文相关的文章。

篇1: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论文


(相关资料图)

人文精神论文【1】

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摘 要】

以儒学为主、儒释道互相渗透、互为补充为基本格局的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兴衰更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特有的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群体意识、倡导刚健有为、力求平和发展的文化内质,其中对人文精神的高扬,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全球化的人文精神失落和道德价值迷失的背景下,“返本开新”无疑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文章主要通过探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以期对我国现在的人文精神建设有所启发。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天人合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精神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特别关注的问题,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问题,学术界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

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学术界的观点不一。

有少部分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人文精神。

如王蒙就认为,中国从来就没有人文精神。

在他看来,以“内仁”、“外义”为基本构架的中国传统文化既无感性生命的勃发,又无个体独创的高扬,不是走向整体主义,就是走向禁欲主义,是最缺乏人文向度的。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人文精神。

在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文精神的学者中,对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又很不一样。

张汝伦先生把儒家的“仁义”观念与人文精神等同起来,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仁义”。

张斌峰先生认为,博爱即广泛平等地爱一切人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核与规定,其中墨家的“兼爱”思想就是它的突出表现。

李继凯先生则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集体主义,其主要表现为家族本位主义、皇权本位主义、国家本位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则提出,“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

本文在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的看法,以期对我国现在的人文精神建设有所启发。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1.“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过程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时期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

“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最早反映在《周易》中。

《周易?/span>乾文》提出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这里讲的“与天地合其德”的思想指的就是将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类相近,合为一体的思想。

这是中国历史上“天人合一”观念的最初源头。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孟子则第一次从心性论的角度阐发了“天人合一”思想,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span>尽心上》)在这里孟子把心、性、天连为一体,表达了自己的“天人合一”思想。

汉代大儒董仲舒第一个把“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哲学用语或命题提出来,事实上,“天人合一”一词最早见于《春秋繁露?/span>深察名号》篇中:“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道德。” 在中国哲学史上,董仲舒还从天人感应的角度第一次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论证。

宋明时期的理学家们摈弃了董仲舒粗陋的天人同类说,从心性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天人合一”,把“天人合一”思想往前推进了一步。

张载则公开提出了“天人合一”命题,“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正蒙?/span>乾称》)在这里,

张载主要从道德角度来论证“天人合一”思想,对此,程颢、程颐非常赞同,但他们比张载走得更远。

在论证天人关系时,二程曾说过:“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遗书》卷六),“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

在二程看来,天道与人道本是一个道,这里的道就是人的道德属性,即仁义礼智信。

显然,二程通过将人的道德属性客观化,并上升为宇宙本体的方法,来论证“天人合一”的可能性。

至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趋于成熟。

综上所述,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

论文:人文精神内涵

2.“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含义相当复杂,其思想在儒、释、道等各家中都有所包含,但就其主导地位和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则是儒道两家的“天人合一”

逐渐增强了世俗色彩,最终外来佛教在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熏陶下日益获得了现实性的品格而由出世转向了入世,更多地面向了社会人生。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也是对现实的人及人生给予最多关注的一个宗派。

禅宗一方面破除对佛祖等外在权威的迷信和崇拜,强调每个人的自性自度,另一方面又将解脱理想融入到当下的现实人生之中,

把修道求佛的修行贯穿在平常的穿衣吃饭之间,主张直指人心、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强调凡圣平等、人佛无异和自然任运、自在解脱。

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现实社会人生的氛围中,逐渐增强了世俗色彩,最终外来佛教在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熏陶下日益获

得了现实性的品格而由出世转向了入世,更多地面向了社会

人生。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也是对现实的人及人生给予最多关注的一个宗派。

禅宗一方面破除对佛祖等外在权威的迷信和崇拜,强调每个人的自性自度,另一方面又将解脱理想融入到当下的现实人生之中,把修道求佛的修行贯穿在平常的穿衣吃饭之间,主张直指人心、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强调凡圣平等、人佛无异和自然任运、自在解脱。

因此,中国佛教具有关注现世现生的特色。

三、重视并实践道德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又一科学内涵

中国传统上是个伦理本位的国家,道德伦理上的完善是中国人做人的最高标准,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重视并实践道德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又一科学内涵,这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儒学自孔子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换其形式,如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当代新儒学等等,但有三点是不变的。

第一,以孔子为宗师,为圣人;第二,研讨、学习儒家经典,并以其为立身处事的行为准则;第三,承认道德优先,视道德为解决一切人生、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为维系家庭、国家、社会存在的根本原则。

道德优先是儒学的本质所在,是儒学之所以为儒学的根本点。

儒学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从孔子即已经开始。

当时周朝统治者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制度,开创了伦理关系政治化的先河,使得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儒家总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政治关系中考察。

从孔子强调恢复周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到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无不是把人固定、限制在特定的伦常政治关系中,

以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而维系血缘人伦关系的最好方式莫过于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所以,儒学的核心问题在于道德问题,儒家要造就的是“仁人君子”、“圣人”,即道德完善的人。

那么,儒家道德的核心是什么?“夫孝,始于事亲,忠 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span>开宗明义》)忠、孝就是其一切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核心。

忠、孝两全被看作是人的最美品德。

篇2: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论文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论文

技术(包括“网络技术”)导源于“求知意志(the will to know)”。人文精神导源于“意志”的自由。因此在技术的时代(即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时代),人容易沦为“求知意志”的奴隶;而在信仰的时代,人的自由意志被“无知”所蒙蔽。无视物质手段的进步,一味沉浸于精神自由的人,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说,将永远停留在如梦般的,实现不了的“自由”里。所以意志朝着“自由”迈出的第一步,总是放弃一部分可能的自由,为了实现另一部分自由。这里既包含了经济学家所说的“自由选择”(选择“自由”与为自由而“选择”),也意味着萨特所说的“自由选择”(被注定了要自由地选择)。自由选择于是不得不带有某种功利性质,因为它所选择的恰恰是通过使“物质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来实现精神自由。对“手段”的追求可以使手段异化为对“目的`”的压抑。我同意<硅谷时代>的宗旨---立足技术时代,倡导人文精神。

网络(net),尤其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它的核心的技术特征(“多对多”的对话渠道)使它具有这样两个语言学特征:(1)以超文本(hypertext)的形式将思维“外化”为平面网络体。这一“思维”体系里的语词,陈述,判断,随着体系本身的扩张而倾向于在体系内部自足地,从体系所包含的其它语词,陈述,判断那里获得注解。在这一过程中,简单元素的复杂连接可以突现出高度复杂的“现象”,正如同无数简单神经元的复杂连接突现出“思维”现象一样。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正在被网络技术并入万维网成为外化的“思维”过程的一部分,而这一思维网络的能力将极大地超过任何单一大脑的思维能力。只不过,简单元素的复杂连接必须要复杂和庞大到一定程度(“critical mass”)才可能突现出高级事物来;(2)以网络记忆体逐渐取代大脑记忆体从而将思维“平面化”。正如同普遍使用“文字”使人们逐渐忘记了对生活的直接体验一样,普遍使用“万维网”会使人们失去思维的“深度”。文字的使用(符号记事)与万维网的使用都倾向于降低大脑记忆体在人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我想稍微深入地讨论一下这个“思维平面化”问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序言里面对德文的两个关键语词做过这样的区分:(1)Verstand,按照康德和后来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解释就是“理解力”(英文通常译为“understanding”,不过阿娜.阿伦特坚持认为应当译做“intellect”,参见 Annah Arendt ),我以为译做“认知”更不易误导(但是“认知”的英文是“cognition”);(2)Vernunft,按照康德的解释是“理性”(英文的“reason”)。这两个语词之间的区分,在中国思想传统中显得不十分重要,故王国维(<释理>)曾以“理由”一词概二者而括之。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由于“科学叙事”对人文精神的压抑---这一压抑在康德所处的启蒙时代已经初露倪端,康德特地要用这两个语词把“知识”与“信仰”当做两个独立领域区分开来。人类理解力的功用在于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和技术性地改造世界;人类理性的功用在于思考世界,为生活世界提供“意义”,和对技术的运用提供思想指导。康德并且出语惊人:“...从而我得到结论,我们应当推拒知识,以便为信仰留出空间”。后来胡塞尔,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等人呼吁“欧洲科学的危机”,“存在的被遗忘”,“人的单向度化”,可以视为是对康德此?锏陌倌昊赜Α?/P>

如果我们同意康德的看法:思想提供“意义”,理解提供“知识”。那么我们就不难接受这样的判断:在万维网上我们获得的是“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可以突现为高度复杂的知识),而我

[1] [2] [3] [4] [5] [6]

篇3:人文精神渗透高中语文论文

人文精神渗透高中语文论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升学生精神文化、理想信念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和信念梦想。以基本教材和大纲教学语文学科知识点为基础,有条件地、适当地为学生介绍与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点相关的阅读资料,一方面拓展延伸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历,将阅读内容与日常生活经验结合,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比较记忆和理解,同时也从课外阅读资料中了解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事情,感受学习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从阅读资料中听闻雄伟人、各领域专家学者、普通市民的生平事迹和逸闻趣事,引以为鉴或者寻找确立学生心中的偶像,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积极远大的理念信念。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美好的情操品质,多为学生讲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性伦理,监督学生的行为操守是否积极乐观健康,如果发现学生有消极悲观的内心情绪或心理状态,要及时采取鼓励、开导、安慰、调整等沟通谈话方式,或者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语文学习集体活动、语文项目社会调查和实习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多于他人接触并在帮助他人和接受帮助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精神状态,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与学习方式结合适用

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将培养人文精神与教学方式手段结合适用,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去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课文知识内容与世界经济、文化、科技多领域资讯结合起来介绍给学生,安排学生主动自发去查阅相关图书文献资料,并重新组织语言和知识结构在课堂上做简单演讲或者以作文、作品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自身语文知识上的欠缺,并及时补漏提高,也能够促进学生在听取、点评其他学生语文作品过程中,发现高效、优秀的语文学习方法,并借鉴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教师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使用探究式教学和情境创设模式,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将学生按学习任务的不同分配成多个学习小组,并给每个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谊,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人生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带领学生走出传统保守的灌输式教学课堂,多开展实践应用活动,多增加学生的阅读经验,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将课堂知识和生活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将人文精神培养贯穿到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在充分理解和深刻透彻分析课文的基础上,多为学生讲解和分析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心境,从课文中汲取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力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和信念梦想,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去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培养学生成长为热爱生活、热爱国家和民族、勇于实践梦想的新世纪主人公。

篇4:人文精神

文精神

叶水涛

语文教学总是离不开人文精神的话题。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大体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意义或价值,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终极关怀、所谓“终极”,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相对于当下的过程,它指向更根本的终极性目的;二是相对于现实的世界,它指向于彼岸的世界。关怀终极,有助于人们超越对眼前物质利益的追求。然而,中小学语文教育倘若以一种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所谓“看穿”的理念去导向,似乎容易把精神的东西当成麻醉品,使人忘却实际需要和实际困难。

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解读,似要注意不只停留于对精神“洁癖”的歌颂,而要有知人论世现实性的解读。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诚然高傲,“采菊东篱下”确乎超然,但是他也有辛勤劳作和“草盛豆苗稀”的感叹,而非一味静穆而逍遥。李白确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率性随意,但也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功名自许,至于“云想衣裳花想容”之类赞美杨玉环的艳诗便是奉命之作的谀词。真实的李白如何定义?

许多人正在热心倡导“真语文”,大概意指有许多是假语文:然后,似乎从来没谁提倡过假语文,也没有人承认自己所为是“假语文”。语文教学中的“假大空”不是没有人发现,也不是没有人去致力纠正,何以屡禁不止,乃至泛滥成灾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假作真时真亦假”,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关联社会语言的生态环境,语文工作者有心打造语文教学的一片“净土”,精神之高贵,用心之良苦,大概也是一种人文的精神。然“ii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理论上的“真”易求,事实上的"“真”难得。或日,“明知天下事不可而为之”,正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既然有对现实超越的属性,自然便带有某种宗教信仰的色彩。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文主义恰恰是在批判基督教信仰的过程中形成的,肯定的正是现实人生的意义,提倡真实地面对人生。

现实的利益,物质的追求,功利的色彩,感官的满足,正是这卑劣的物欲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正唯如此,如果把人文精神搞成“精神万能”或“普遍价值规范”,成为评价思想文化与学术道德的“唯一尺度”,那么,所谓人文精神也就放大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很可能滑向思想专制。“讨厌和尚,恨及袈裟”,“人文精神”之所以让人误以为“假大空”,是因为在语文教学中确有许多脱离实际语境和语言应用,大谈什么“精神”“思想”的自作多情、无病呻吟的抒情和议论。

看来,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面对两个关键问题:多元化和现世性。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坚持人生精神价值的追求,既不能混同于宗教或意识形态,也不能完全排斥和否定宗教与意识形态对安抚人心、统一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同样道理,倡导人文精神也不应反对物质价值的追求和实现。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对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进行划界,根据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他认为,现代化是工具理性化的过程,因此,必然导致同价值理性白勺冲突。对此,与韦伯同时的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德尔班就表示不同的观点,认为所谓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都是虚构的概念。我国前辈哲学家金岳霖等也认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可以互相包容。如果承认人文精神所追求的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指的是人身心的全面发展,那么,没有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就只能残缺不全。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自然应包含科学理性,关怀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终极”,而且应该是“现实”,是“入世”的而不是“彼岸”的,语文的认识应该是真实的,情感应该是真切的,语文更应该是善良的和美好的,是谓人文精神。

篇5: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论文【1】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文明的国家,中国的古代文学对于中国社会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

中国古代文学以其人文性对社会大众的人文精神进行良好的教育,使得我国社会文明得以不断进步。

因此,古代文学的研究与其人文精神的理解对于许多文学学者来说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

所以,本文以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为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作用与其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提出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弘扬方法。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人文精神;关系;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利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的最为重要的追求,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因此而被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弘扬已经成为了社会边缘化的东西。

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虽重视教育工作,但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意识已经很低。

这就使得我国的教育者开始为社会大众的精神层面发展而担忧。

中国古代文学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五千年风风雨雨,修正了世代中国的思想与观念。

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当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实现我国社会更好发展的重要内容。

所以,本文对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进行研究,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一、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联系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的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影响着世人精神层次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从最早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清代小说,这些得以流传的文学作品当中,都记录着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是其社会的缩影。

也正是这些作品,使正确的人文精神得以传递,给予现代人正能量,引导其学习更好的人文精神。

另外,这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造者,都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或者教育家,对于世代中国人民的思想发展起到了启蒙与引导的重要作用,使我国正确的人文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中国的古代文化与中国的人文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着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指导着中国古代文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当中所精忠报国的大义大忠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遍及经济、军事与政治等各个领域,成为了那一代人以及现代人前进的思想动力。

现代社会当中所存在的人文精神与古代文学作品当中的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的人文精神是发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古代文学当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对于社会文明进步有着难以言喻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人文精神的作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数量极多,其中有很多精神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下面,我们就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人文精神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1、民生为核心

所谓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当时的社会人对于所在社会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与描绘,对于更好的社会形态的探索与表达。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着明显的人文特色,对于人的主体地位的要求很是突出。

这就使得中国的古代文学在民生层次的讨论与记载颇多。

比如说民为邦本的民生思想,最先是在先秦时代提出的。

在我国的孔子的儒家学说当中,“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而“仁”当中就强调一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样的观点足以说明我国古代的人文志士对于人民重要性的肯定与憧憬。

中国有一句俗语,“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文学观点在我国政治方面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中国古代文学当中的民生人文精神对于我国古代君主以及现代的国家决策者的国家管理工作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忧患意识的培养

我国的文人墨客,对于国家的关注程度很高,他们自己的政治观点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当中。

比如我们前文当中提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就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关注与热爱,以国家为先,个人为后的精神,更彰显了诗人的忧患意识。

在中国古代,战争发生的频率较高,所以,要稳定一个国家与其子民,就要有对国家政治形势的评估与预测能力,正确分析国家的外忧与内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实现健康与和平的发展。

目前,世界局势相对稳定,我国的发展也相对和谐。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也应当具备相当的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警惕心,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制定战备,使国家在世界格局中占有优势。

其次,我国各行业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以忧患意识来提醒自己不断进步,不断进取,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三、加强中国古代文学中人文精神传播的对策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人文精神方面的瑰宝,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更好地探索我国古代文学当中的人文精神,使其助于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

1、重视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学习

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

要想将中国古代文学当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弘扬,就要从我国的学生开始抓起。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时,都应当有意将我国的古代文学当中的良好品德进行传输。

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与领悟能力是很好的,所以,要让学生从小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性与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在未来的道路当中,学生才可以自觉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落实正确的人文精神,更好地为社会奉献自己。

2、呼唤社会大众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学习

社会大众是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传播的主体。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儒家思想在社会当中的传播力量十分强大,并且已经遍布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

我国古代人文精神之所以受到如此欢迎,除了其本身具有正确性之外,还因为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缺乏。

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当大力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宣传工作,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国学教育课堂的建设,使广大社会群众可以接受到我国的国学教育,更好地领悟我国古代文学当中所蕴含的哲理与精神。

另外,我国各大书店应当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宣传,使每一个社会大众有机会将眼光投放于中国古代文化,得到了解它的机会。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二者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推广中国古代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对策。

希望我国的相关部门可以重视起国学教育活动的举行,从学生与社会大众抓起,进行全民国学教育。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可以使社会文明程度再次升级,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参考文献

[1]党月异.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弘扬[J].名作欣赏.(08)

[2]沙锐.古代文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思考[J].华章.2010(30)

[3]孔现红.时代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深层蕴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2】

摘 要:中古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篇6:人文精神渗透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人文精神渗透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内涵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从感性意识来看,人文精神指对人性的理解、宽容及尊重等;第二个方面是从理性意识来看,人文精神倡导的是科学理性,强调人对真理的追求,对科学的坚持。第三个方面是从形而上的辩证意识来看,人文精神强调的是对人类最高价值的追求,这种追求可超越时间和空间。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的学习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找到学习榜样,通过学习榜样人物的宝贵精神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由于课外阅读覆盖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丰富知识量,还能提高人文素养,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手段,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适时为学生推荐优秀的、经典的书籍,定期开展课外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如学完《张衡传》后,学生了解到候风地动仪比欧洲的地动仪早了1700多年,教师可以顺势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阅读和收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并开展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将人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知识的灌输,在解决问题方面一味寻求标准答案,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语文课堂的精髓所在,思维上缺乏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无法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本质出发,形成新的语文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三)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教学环境的建立直接关系课程教学质量,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语文课堂作为文学教育的载体,同样肩负建设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创新精神和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工具性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如教学屈原的《离骚》时,教师不仅要进行诗歌字面理解方面的教学,还要将诗歌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屈原把“香草”比做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把“美人”比做楚王,既表现对楚王的悲愤之情,又抒发了对祖国的忠贞之情。教师要在课堂中融入更多人文情怀,用屈原坚韧不屈的人格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还是进行深层思想教育的过程。对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关注社会上或生活中的人和事,并进行反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让学生关注人生,思考人活着的意义。学生阅读完课文之后,不仅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还可以体会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的力量,感受到人世间无私的亲情,进而树立爱社会、爱他人、爱自己的人生观。

三、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将人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将知识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通过这些途径,高中语文教学将达到预期效果,确保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篇7:古代文学现代人文精神分析论文

古代文学现代人文精神分析论文

一古代文学的历史还原

古代文学是人类社会在历史进程中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的存在物,具有历史的属性。它是受一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的制约影响,经由作家的体验感受而创作出来的,与历史、社会背景、人生遭际等紧密相关。因此,解读古代文学必须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将其置于它所产生的历史时代及社会人生具体的背景中,加以分析说明,给予实事求是的合理阐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文学作品有准确而科学的了解,才能还古代文学作品以符合历史真实的原本面目,索解其真意真韵,也才具有文学的真实性、科学性、生动性。

(一)通过探求字源来了解文化蕴涵

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文字,不仅是文学的载体,而且是我们祖先生活的生动写照。从文字的构造中,我们可以窥见上古先民生活习俗的多方面情景。因此,在文学课教学中,对文字的探源及分析有利于了解原始文化内涵。“兴”在甲骨文中是一种原始宗教仪式,即众人合力举起一件器物的场面,是群体借助舞蹈以表达一种狂欢和欢快的体验,这样才能把握“兴”的托事于物的基本内涵,进而了解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追求。“周”在甲骨文中是田字里面有四点,田是田地,四点象田中密密麻麻种植的农作物,可见周民族的命名与农业密切相关。“史”字,许慎《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并把“史”和“事”字放在一起,“事,职也,从史。”王贵民通过对勘殷墟卜辞也认为“甲骨文中的史字大部分是事字的意义”,可见,在篆体字以前的文字结构上,史和事两个字是存在着渊源关系的,历史与叙事是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诗经卫风氓》这首诗中何谓“氓”呢,作品选只是泛泛解释为女子对男子称呼,那为什么《伯兮》一诗对丈夫的称呼用“伯”呢?其实朱熹的《诗集传》对这个字已做了初步探讨,“氓,民也。盖男子而不知其如何之称也。”意为初次相交,女子还未了解男子身份和姓名,因以一个大概“民”来称呼。明代杨慎《经说》云:“氓,从亡从民,流亡之民也。”意即流动迁徙的人,氓是区别于本土居民的流民、外来人、外地人。这里用氓表示女主人公觉醒后对男子的鄙视。通过对文字的探源,对文学的理解更加生动和深刻。

(二)还原古代文学所产生的文化背景

文史不分家,任何文学现象均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如果不熟悉这种历史语境,一味孤立地讲述或研究文学现象,肯定会造成学术上以及知识结构上的缘木求鱼、苍白可怜或空中楼阁。袁行霈先生在《研究中国诗歌艺术的点滴体会》一文中曾经指出:“诗歌艺术不等于平常所谓的写作技巧,它的范围很广泛,制约因素也很多。就一个诗人来说,人格、气质、心理、阅历、教养、师承等等都起作用。就一个时代来说,政治、宗教、哲学、绘画、音乐、民俗等等都有影响。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特别是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才有可能看到其艺术的奥秘。找到诗歌与其他文化形态相通的地方,着眼于横向的比较,可能看到平时不易看到的东西。见识广,采撷博,眼界才能高,诗歌艺术的研究才能不局限于写作技巧的范围内,而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更深层的意义上展开,同时研究的水平也就可以随之而提高起来”。[1]如《诗经》产生在先秦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背景下,三者共同产生于原始劳动和宗教活动,三者的共同着眼点是功利和实用目的,而且在大多数场合下,三者是同时完成的。只有了解了这一历史语境,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诗歌的传统和《诗经》深刻的社会内涵。再如研究“铺张扬厉,劝百讽一”的汉代大赋,必须要了解汉代鼎盛时期的审美特征。过去认为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内容空洞的贵族文学,堆砌辞藻,虚而无征。如果把它放在汉文化的"大背景中我们就会发现大赋的意义不在于主观情感的抒写,而在于对外部世界的感性体认和穷形尽相的描摹,它的突出意义在于鲜明地体现了秦汉之际,特别是汉武帝时代那种进取、拓展、认知、占有、征服、创造等主流文化精神,体现了该时代那种感性、外向、宏阔、繁富、博大、豪迈、雄奇、巨丽等主流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展示了中华民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之际,那种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自豪、骄傲,展示了那个时代繁荣富强、蓬勃向上的生气。这里弥漫着令人不断回首惊叹的大汉气象。解读楚辞,我们必须把它置于巫文化的背景之下方能理解“飞升意象”、“香草美人”意象;研究建安文学必须把它置于那个“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时代中才能理解“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也”文学特色。

(三)还原作家与作品的创作背景

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除了受历史大氛围的影响之外,不少作品是作家有感于具体的历史事件、社会现实或自己的人生遭遇,即为真实的感遇所触动而创作的。因此,解读它们必须要对作者的人格、气质、心理、阅历、教养、师承等进一步的了解。比如讲述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的家世与家庭对其事业理想和学术思想有深远的影响,他的青、壮年时代的三次漫游使他不仅考察了社会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和物产情况,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物史料,而且对他的进步社会观和历史观的形成以及丰富《史记》一书的内容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经受李陵之祸,使得司马迁在修史的过程中融入较重的怨刺成分,磊落而多感慨,具有深刻的见识和大胆的批判精神。讲授屈原时,有人对屈原之死的遗憾似乎大于其价值,认为如果屈原不死,他可以暂隐山林,像陶渊明一样独善其身;或者像司马迁那样,隐忍而活,张显个人价值。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联系当时特定的环境、诗人的身份、人格、气质来审视屈原,而不应脱离时代,以今人的价值观去解剖古人。对屈原来说,他始终将自己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避世隐居无异逃避责任,离开楚国则更是不忠不义,因此,他选择了与国同亡。两次流放没有让屈原去死,国家即将灭亡了,他才毅然投江,他的牺牲虽无法挽救楚国,但作为楚国的臣子,他的确作到了无愧于心。屈原热爱家国,用全部生命追求崇高理想的实现,将人性美发扬到震撼人心的高度。

二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对古代文学最大限度的历史还原使我们能生动可感地认知作家、文学作品,更好地继承文学遗产,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学习古代文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获得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与历史对话,从中寻找古代文明与现代人生的契合点。古代文学既是历时性的,又是共时性。它属于遥远的古代,是古代人生的历史反映,但它又是作为“人学”的文学,文学是心灵的慨叹,生命的呐喊,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复杂的生命思考,文学是苦难灵魂的终极关怀。这是文学亘古不变的内涵,也是一代一代产生共鸣的基点。它的共时性正是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挖掘这些共鸣点,去追求那些心灵的震颤,撞击时耀眼的火花,使文学的春风吹绿心灵的沙漠。

(一)真情的感悟与真情的回归

情感性是文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个鲜明特征,对文学艺术的审视,是一种对于生命情感形式的审美心理沟通和潜在的审美心灵对话的欲求和愿望。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了人类真挚而复杂的情感,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刻骨相思,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美好之情,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沧桑之叹,有仰天大笑的傲岸,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孤独与哀愁,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有杏花春雨江南的雅致闲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强调得最多的是认识世界,而对情感、生命等人性维度比较漠然。使原本生意盎然,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学变的支离破碎,成为了字词的解释、层次的划分、写作特点的分析,结果导致学生如同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变得心灵枯竭、感情荒芜、忽略了生活的真正意义。我们应该以美的眼光审视古代文学作品,领悟其中所包含的绚烂多彩的情感、崇高的生命活力。汉代末年的《古诗十九首》能成为千古至文,在于能言人同有之情也,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这是人生共有的体验和感受,因而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无时无处不引起人的普遍共鸣。古代文学的教学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技能,还在于用教师的激情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用心体味其中的真情,珍惜真情,回归真情,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从文学这个“间接的世界”去获得未来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叶嘉莹说:“我国古代诗歌有一种兴发感动的生命,这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像长江、黄河一样不停息的传下来,一直感动着千百年以来的人们,这才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最宝贵,最可重视的价值和意义所在。”[2]

(二)文化的积淀和学养的提升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中最华美的乐章,是文化中的精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了解自己,才能增强民族自信心。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生生不已,绵延不绝的根基和魂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受众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接受者,另一方面又是传播者,因此必须加深他们的文化积淀,提高他们的学养。学养包括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学审美素养,广博的文化素养。通过这门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具备比较坚实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基础,能够了解古代文学发展线索,认识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评述古代的各种文学现象、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指导学生阅读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为学生列出必读书目和背诵篇目,定期检查,让他们积累大量的感性认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还要提高赏析能力,比如讲《曹刿论战》,如果让学生把文中所有的情节全部去掉,只留下故事,然后作一比较,学生们就会发现《左传》善于将事件情节化,而且情节之间的连接已经具有一定的戏剧性。讲《史记项羽本纪》中“垓下之围”,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司马迁在这儿要加上一个“霸王别姬”的细节,学生会有更深入的思考与感悟,有人认为以美人为陪衬写出了项羽慷慨的末路情怀;有人认为染浓了悲剧气氛,让人更觉悲壮;还有人认为用美人为英雄刷色,更见其悲歌慷慨。讲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如果把澄江换成秋江好不好呢,学生们讨论认为还是“澄江”好,只有江水澄静,静才有着落,才能与白练的比喻相得益彰。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和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人文精神的引导及人格的建构

人需要一个精神性的存在,精神是人类灵魂的家园。面对矛盾、分离、困惑的世界只有精神才能使我们淡定、超越和崇高。人的生命如果缺乏精神的支撑,就会有疏离感和放逐感。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不仅是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而且更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人文”二字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易经》中就已出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通过知识传承、环境熏陶,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成为个体生命人格的、修养的、精神的一种内在品质,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求真、求善、求美,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古代文学那丰富的人文精神能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暗示、引导,逐渐形成心理积淀,具有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完善人格的基础,形成质文相宜的人文素质,实现“以文教化”的目的。

1.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忧患”指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品性。中国神话中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表现出原始先民们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和忧患之思。孔子对礼崩乐坏、战争频仍的严酷现实忧思难抑,奔走呼号。屈原一生都在为“存君兴国”而上下求索,“岂余心之惮怏兮,恐皇舆之败绩”,历代文人墨客之忧国忧民,无不受其启迪。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憾,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忧烦,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以此来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论语》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强烈的进取心和“忧道不忧贫”责任感,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及后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等,则更是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爱国心田,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

2.自强不息与人格尊严

《易经》中喊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铿锵之声。古代文学的许多优秀篇章都强调了对自我修养的重视,对立身处世的重视。《大学》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这里,修身是根本,有了这个根本,然后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要培养的“浩然之气”是以德配焉,强调的仍是内心的道德修养;即便是主张清静无为的老子,也要求人们努力达到“含德以厚,比如赤子”。不仅如此,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对人们日常行为做出的具体规范“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则使得孝悌成为千百年来炎黄子孙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谨慎、信用、宽厚成为华夏民族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劝诫人们要推己及人,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表现出一种和谐、体让的自我修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则更是强调了对气节、人格尊严的重视。这种主体修养通过内在的充实而达到个体价值的外在体现,表现的就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取向。当一个人尽了应尽的责任,有了目标和理想,生命就显得充实。古代文学教学必须走一条“目中有人”的人性路径,让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命,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篇8:大学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研究论文

大学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研究论文

1 建设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

1.1 人文精神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从长期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大力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人文精神,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现代科学主义则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又一主题。

现代科学精神在高校图书馆的体现之一便是崇尚现代信息技术,在大数据时代,重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图书馆的建设,在不断追求科学进步的同时,建设具有人文精神内核的高校图书馆使之成为各大高等院校甚至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平时的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过程中,体现是以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关怀是的读者的心理需求,让人文精神真正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标志化和核心化服务内容,这样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念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职业和学术关注核心。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在提出“书,法,人”为图书馆学的三要素时,阐释在经历过以“书”为重心,以“法”为重心之后,提出以“人”为重心,并着重提出“若以人为目标办图书馆,则事业能生动而切合实际,且有继续进行深潜研究之余地也。”因此,中外专家对未来高校图书馆曾经这样精神描绘,未来的高校图书馆不再限制读者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身份不同,成为新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休闲与学习机会,这也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鲜明体现,注重人的需求,人的发展,以创造美与和谐将越来越成为图书馆事业前进的发展方向。

1.2 人文精神是高校图书馆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重地”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使我国高等教育初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仅各个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科研的重要辅助部门,更是各个高校学术,文化水平的真正体现。文献建设,馆藏数量,信息技术等都成为各大院校评建与衡量的标准。教师,学生在开展教学,科研时不仅需要从图书馆查阅各类学术资料,文献馆藏,更是师生开拓学术视野,汲取课外知识营养的“后花园”,更好地发扬人文精神,是馆员在服务中,更够将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为其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优质服务,使读者充分体会到图书馆本身所散发出的书香,人文气息,感受到图书馆馆员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短短几年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感受与熏陶人文精神关照中的高等学府之中,提高学生今后的个人文化素养,科研能力,完成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教辅部门的任务。

1.3 发扬人文精神克服现代信息技术的局限性

在图书馆学理论与工作实践当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此保证高校图书馆的科技性,智能化与高效性,本是无可厚非的。

但从 1945 年美国人 V ·布什发表“诚若所思”一文来,图书情报(学)界就连续掀起了技术应用热潮,直至现代的网络化信息化技术之热。但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人和关注图书馆发展的人士意识到技术并非是图书馆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人文精神却包含着人们对于道德,法律,社会等的认知,只有回归“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才能使图书馆充满人情味。特别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以培养人才为重任,而尊重科学,同时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好的弥补了科学技术冷冰冰的机械自动化的传统,结合人文精神才能吸引更多读者。激烈的社会竞争越来越需要高校图书馆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去完善自己,伴随着网上购书,网上图书馆等新兴科技手段的运用,读者有了比图书馆更多选择图书文献资料的机会,参与竞争也是高校图书馆必须面对的问题,吸引读者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舒适的读书氛围,让读者有了宾至如归的感受才是保证一路走来的图书馆事业继续蒸蒸日上。

2 建设具有人文精神的高校图书馆

2.1 营造和谐,宽松的人文环境

图书馆时一所大学的标志,是教学,学术,科研的重地。馆址的选取体现着大学的特色与人文气息。在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时就应该充分到,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标志性建筑,选址尽量选在学校中央或是醒目的地方;另一方面,考虑到教学区,公寓区,生活区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既要交通便利,环境还要闹中取静。通过选址,设计,将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时代精神与人文气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国高校大多都在图书馆的设计上彰显出自己学校的特色,雄伟,雅静,却又不失人文气质。其目的在于用美与和谐的建筑风格,唤起读者对人文精神的渴求,体现出一所高等学府的人文气息。因地制宜的图书馆外部环境也是图书馆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有些南方大学图书馆就建造在依山傍水,风景旖旎的地方,在欣赏大自然的同时,享受书籍带来的精神愉悦。在北方的校园中,依旧可以看到是,喷泉,亭台,花坛等不同特色的建筑设计,使读者可以放松心情,吮吸知识的营养,滋润心田。

图书馆是一个极具文化品位的场所,在其建筑内部设计上也应秉承人文精神至上的宗旨。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设计理念。把方便留给读者,把通风好,采光好的地方留给读者。在图书馆内部各个借阅部中,考虑到读者与文献资料的充分接触,已经改进成为开架式图书馆,读者方便选取所需文献。工具书的一般都较为沉重,在图书的摆放与设计上,采用降低或另外开辟工具书专区,节省人力,方便读者借阅。

另外,在图书馆大厅或是醒目的位置,悬挂或是利用 LED屏介绍全馆概况,各库分布,读者须知,让读者快速有效地利用好图书馆。雅静的环境,人文气息的氛围,缺少不了的是既美观又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名人字画,警示谚语,诗词绘画都能够体现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内涵。给读者以环境上的熏陶,精神上的升华。

2.2 秉承读者至上的人文精神

我国图书馆发展史上,漫长的“藏书楼”时代一直主宰着我国图书馆的管理,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书”而展开,直至近代,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才从“以书为本”转变成“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目标是将读者放在首位,满足读者之所需才是贯穿在思想与工作中人文思想的重要体现。传统图书馆中,大多工作都是以藏书为主,读者群体也只是小众群体,不是达官贵人就是文人骚客。而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广大读者。高校图书馆目标人群更是特征鲜明,就是面向全体师生。在管理与制度建立上,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人文主义精神作为服务读者的目标与落脚点。从采编为代表的文献建设部出发,让全校师生主动参与到文献的采购当中,鼓励读者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当中。另外,图书馆可以在自己的网页上设立意见箱等,让读者对图书馆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让读者也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从而凸显出图书馆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让读者成为图书馆全面建设与服务的参与者。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借阅制度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例如,学生的借阅数量和老师的借阅数量就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甚至有些高校,学生又划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不同的借阅标准。这就与图书馆人文精神相悖,人人生来平等,在知识的面前更是不分国籍、身份、学历等。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应该对所有师生做到一视同仁,取消这些不平等的借阅标准,让每一位读者进入图书馆不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条件而受到限制。

对于每一位走进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来说,尊重每一位读者,无论是在礼貌用语还是行为举止方面,都要求馆员微笑面对,尽力满足每一位到访者的需求。尊重读者无论是因为科研教学还是休闲放松为目的,图书馆员都应该有责任,有义务让读者满意而归,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周到细致的服务。在馆员岗位的安排问题上,可以选择一些业务水平熟练的,年轻的,或是充满激情的热爱图书馆工作的馆员充实到图书馆工作的“窗口”,让读者切身感受到来自图书馆的人文关怀,读者有惊喜,这样的服务才是高品质的服务。读者获得了“满意+惊喜”的效果,突出了为读者着想,读者至上的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本质。

用温馨的环境,热情的服务,为读者创造一个和谐,雅静而又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化氛围。

图书馆不仅是教学科研的重要文献资料库,也是读者获得轻松,休闲的精神文化娱乐的场所。读者在这里可以阅览生活报刊,书籍,享受精神上的“饕餮盛宴”,追求精神的愉悦。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应该加强对读者课余休闲读书生活的引导,满足读者想要获得高品质精神品位的诉求。这样,使读者能够从学习,研究到精神升华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图书馆的服务也伴随着读者的需求而不断提高,让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在馆员与读者当中。

2.3 坚持人本管理的人文关怀

现代社会的竞争比比皆是,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物质待遇相对偏低,自身价值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要实现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就必须给予馆员必要的人文关怀。馆员在日常工作中亲身感受到来自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才能更好为读者营造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服务环境。

吸引,培养,留住人才也成了高校图书馆工作中重要环节。

列宁曾说,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因此,依靠馆员,听取馆员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就显得十分重要。安排人员岗位时,根据每个馆员自身的情况,尽量能够做到“人尽其才”,使每一位馆员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与特点,将特有的创造力,主动性发挥出来;在工作中允许馆员有过失,结合实际情况,与馆员一同分析解决,鼓励与表扬他们工作中的闪光点。图书馆管理者拉近与馆员的距离,体恤馆员,让馆员在工作中感受到来自图书馆大家庭的“温暖”,充分调动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馆员寻求自身发展与提高时,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的态度。以不同的方式鼓励他们在工作之余,参与科研学术,深造学习等。为他们寻求自身发展创造机会,提高馆员的学术能力与工作水平,使他们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与服务水平。

以馆员为主要服务依靠对象,尊重人才,在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促使图书馆员产生强大的内心动力,也可采取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双方面的有效激励,吸引,培养与留下优秀的图书馆专业人才,多方面鼓励他们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和服务水平,达到人文关怀的目的。

另外,关心馆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图书馆人文关怀重要部分,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丰富而又有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激发馆员之间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还应做好图书馆馆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双方面的思想工作,使馆员依靠图书馆,以馆为家,以馆为荣,让图书馆服务工作更具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肖希明。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图书馆,(1)。

[2] 周丽。高校现代化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失衡于重塑[J].图书馆界,(3)。

[3] 赵丽君。浅论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建设[J].经济与文化,(4)。

篇9:高中化学教育人文精神方法论文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认知能力,而且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培养,进而为国家输送一批批合格的人才。对于高中化学学科而言,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而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理念的渗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目前,高中化学教育中未能充分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亟需高中化学教师施以有效的策略。

一、高中化学中人文精神的内涵

高中化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虽然提升,但自然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威胁,因而相关人员应积极利用自然资源,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其次,人与社会的关系。高中化学学科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最后,人与人的关系。加强人文精神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将自身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二、高中化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

新时期,高中化学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对教师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文精神教育是高中化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该教育,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素质。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育质量虽然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双基教学得以重视,并取得良好成效,但人文精神教育被忽略,对师生友好关系的建构产生阻碍影响。其次,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高中化学教育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因素,导致人文精神教育未能得以深入开展。由此可见,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对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方法进行探讨。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

(一)通过学案导学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所谓学案导学方式,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式,是我国教育教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实践,应用于教学活动中,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高中化学教育中,要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有必要通过学案导学方式得以实现。例如:在《苯》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提出导学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教材内容,或者通过小组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如“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什么”、“苯的特殊结构”等。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关问题进行精讲,以增强学生的认知。基于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提升,其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实现。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各抒己见,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环节,对提升学生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化学课的人文精神教育中,教师可以创设实验教学情境或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胶体”的教学中,教师为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雾霾”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与学生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因而学生比较关注,且雾霾是气溶胶的胶体。如此,教师循序渐进的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

(三)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高中化学教育中,教师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是对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积极为小组合作创造机会,并制定一系列小组讨论问题规则,避免小组讨论有名无实。对此,教师应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着手,并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有计划和目的"的设置讨论问题。例如:在乙烯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乙烯本身无气味,但在制备中为什么产生刺激性味道”的问题。根据问题,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不仅全体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增强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在此过程中,人文精神教育得以展现。

(四)注重课外实践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能够积极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化学学科与学生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因而教师可以积极开发第二课堂,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的内容多样化,如专题讲座、接触自然、组织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例如:在“地沟油的危害与利用”课外实践中,通过对化学家的采访,学生能够明确,地沟油被食用后,虽然能够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但是地沟油并非一无用处,通过有效处理手段,能够成为比较清洁的能源,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求。由此可见,在高中化学教育中,课外实践活动能够为化学教师更好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对此,化学教师有必要施以合理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推进,要求教育教学既要开展学科知识教学,又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通过对我国多数高中学校化学学科人文精神教育现状的分析,多数化学教师未能有效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然而,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具有必要性。所以,我国教育部门及其化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现状而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以推进人文精神教育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龚丽洁.高中化学不可忽视人文精神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06).

[2]邢淑红,裴波,季春阳.人教版高中《化学1》人文教育内容的体现及启示[J].学理论,,(30).

[3]陈海燕.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4]王建芬.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J].学周刊,2013,(04).

篇10: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初探论文

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初探论文

摘要:

本文通过两个学生在数学课上突然发病的事件,引发自身的教学反思,使教学观念得以改变,并尝试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系列改革,让人文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注入新的活力,取得可喜的成效。

关键词:

突发事件,人文精神,人性化,生活化,情趣化

20xx年x月x日,我在03级小学数学教育一班上数学课。不到十分钟,一学生突然脸色发紫,双目翻白,牙齿紧闭,四肢抽蓄,渐渐不省人事,从座位上滑了下去,倒在了地上。全班同学个个吓得惊慌失色,不知所措。我当即电话联系医务室,马上请老师帮忙。经校医及时救护,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该同学脱离了危险。医师诊断的结论是:该生得的是癔病。

在此之前,该班也曾有一例类似的事件,只是病情较轻,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前后两次事件,深深地触动了我的思想和灵魂。他们为什么会在上数学课时得这种病?是我的课堂教学有问题,还是本身基础太差感到压力大?是数学的抽象思维使他们学习难上去,还是紧张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心理有障碍?抑或二者兼之?接下来我该怎么做?

经过反复的思考,我决定从教学观念意识到课堂教学实践来个彻底的改变。于是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尝试,颇有收获。

一、亲和式教学,赋数学课以人性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般来说课任教师只注重教学不注重教育,总认为教育是班主任的事情。但如果要让学生喜欢数学课,首先就得让学生喜欢老师。而要真正让学生喜欢,就得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孩子,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从生活、学习、身体健康等方方面面去关爱他们,融洽师生关系,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数学教学方可实施。即教书和育人的关系不解决好,教学难以成就。

为此,当学生在课堂上身处危难,教师和医务人员首先冲在前头,及时解决。这件事深深的感动了学生,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了师生间的亲情。借此我又因势利导,每次课前准备或课间空隙给点时间师生进行教学情况交流。对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学生,大加鼓励和赞赏。学生回答对的,教师给予赞赏;学生回答错的,适当点拨,从不批评指责。教师的一言一行严于利已,一举一动亲切和霭。整堂课做到人人参与,既使学生渐渐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又体现出了数学课教学的人性化。

二、实践式教学,将数学题融入生活化

人性化教学,即是教师从情感上影响、感染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然而数学本身的概念、定律、定理和公式等,抽象、单调和枯燥。如果数学题都没有实际内容,解题过程再用抽象逻辑思维,单纯的从概念到概念来推理,我们的学生仍会感到难学易忘。久而久之,刚刚培养起来的一点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化为乌有。所以,实践式的进行教学,将数学题融入生活,走实用数学之路,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摸”、“创”势在必然。

例如,在03级艺术合班教学“集合的运算”这部分内容时,我先自弹几首钢琴曲,让同学们听出各是几几拍的节奏,曲子有什么特点和感觉,然后再由钢琴上的黑白键为例子编题,最后由班上的男女人数比例、学文艺和学美术的人数的比例、任课教师和学生人数的比例等编成集合题,因材施教课上得很生动。同时又可以从艺术的灵感触发数学解题的灵感。

通过实践式教学,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摸得着、看得见、学得活、用得上,还能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的品质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宽松式教学,让数学课充满情趣化

师生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来了,那么课堂教学的模式就要跟着改变,我以03普(1)班作试点,采用宽松式教学,着手进行了这样几项改革:

1、教学方式的改变

数学课是从推导公式到概念运用,虽然融入启发式教学,但仍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实践得少。现在基本上采用“点拨→帮助→鼓励→纠错→完成”的教学方式。不仅注重学生解题的结果,更注重学生解题的过程;以前上数学课,点名回答问题,现在是学生可以不必举手自由回答,碰上个别答不出来时,可以采取集体讨论,讨论时允许下位组群式、原位前后式、小组排队式、全班共同式等形式不限;以前的课堂小结基本由教师完成,现在不仅由同学完成,而且还新增了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体会一栏。教学方式一改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数学的意识增强了,学习数学的效果明显提高了。

2、师生地位的改变

古往今来,人们崇尚师道尊严,教师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在学生面前,教师就像圣人。而实际上也就是这样的威严,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他们敢想不敢说,想做又不敢做。尤其是我们职业大学现在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家长的指责和老师的批评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自悲甚至自弃,整天在惶恐中过日子,哪里还会有心思去享受数学的乐趣。于是,我从两个方面试图改变。首先,我改变了教态,变原来总站讲台的习惯为来到学生中间坐下同他们一起讨论、仔细听他们讲题;另则,课堂用语更情趣化、形象化。像求sin(—16500)值一类的问题,我风趣的比作长途旅行甩包袱来解:sin(—16500)(先甩大包袱用它的角减—18000)=sin1500(再甩中包袱用1800减它的角)=sin300(最后再甩小包袱求值)=。我的宗旨在:每堂课都要使学生学得开心和快乐。在宽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教和学,师生同乐学生的心理负担自然减轻了。

3、教师作风的`改变

教师的品格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学问是学生的智慧,教师的作风是学生的典范。因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所以一向注重做人也像数学这门科学一样去伪存真、光明磊落。在教学第一线从教数学几十年,无论从数学基本功还是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始终自认为很有优势。可是我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涵养不够对现在学生的教学无优势可言。现在基本上做到了:课堂教学耐心细致,认真到位;辅导差生竭尽全力,百问不烦;自己有错当面剖析,毫不留情。改变作风后的教学,使我领略到以前教优等生从未有过的欢欣和愉悦。我深深的感到,当一个老师敞开胸怀,坦诚的对待学生的时候,他的思想和感情得到了升华,他的行为和心灵得到了净化。

四、竞赛式教学,使数学课折射出个性化

当今社会人才优胜劣汰,竞争激励。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没有竞争意识,综合素质差,学习成绩再好,已不能适应社会。因此

(一)采取竞赛式教学,在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时组与组、排与排采取竞赛性记分。基本题采取多种形式的个体竞赛;综合题采取组群竞赛;创编题则采取奖励式竞赛。

(二)选好课题适时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三)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际标准舞训练,并参加省市级比赛,取得前一、二、三名的好成绩。让数学的求真与艺术的唯美容为一体,使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

(四)将其他学科结合到数学课中进行教学,让有特长的同学发挥其优势。例如:课前,鼓励会弹琴会唱歌的同学带领大家欣赏音乐;让普通话好的同学读概念、读题;让文学方面较好的同学理解题意;让英语较好的同学表达数学判断题的对错;让理科方面较好的同学解题等等。使同学们不仅学到数学知识,而且体验人文精神使各方面得到锻炼。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极大的热情和艰苦的努力,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逐步完成。我们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实践者,应当积极投身到教改的热潮中,责无旁贷的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为培养新一代社会实用型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篇11:“让语文课充满人文精神”论文

“让语文课充满人文精神”论文

教育的外延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科学教育,科学给人智慧;一种是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点燃的是良知。人文教育倡导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关爱。总之,它给人的是热情。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理性认识,主要指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价值观念、实践准则和评价体系。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断融合、发展与完善的过程,而每一次新的融合,就出现科技与人文双重繁荣的社会景象。然而,人类在进入近代工业文明社会后,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及其广泛运用,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和发展空间,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激发了人的主体积极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另一方面,理性主义科学观导致了科学主义乃至唯科学主义的倾向,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规范广泛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使人文社会科学倡导的价值导向和伦理准则受到淡化与削弱,由此在某些方面产生真理与德行的分离、事实与价值的分离、人文与科技的.分离,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背离,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复杂,矛盾尖锐,问题日趋严重。反映在学校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长与学校的关系问题上,“成绩至上”往往被认为是惟一的价值法则,这种情况下,学生知识增长是以情感的失落和责任感的丧失为代价的,表现为部分学生精神家园迷失、人文关怀淡薄、行为方式失范,还产生校园暴力、网上犯罪等现象,这些不仅反映了校园科学精神的不足,也证明了人文精神的失落。现代科学所依靠的科学精神已日益异化为工具理性,“科学的两面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重建学生的价值理性、呼唤人文关怀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太少了,因此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让语文课充满人文精神。

一、关爱学生,从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就是对学生有情。教学的艺术其实就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但在现实生活中,爱优秀学生每一位老师都能作到,而爱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差生”却不是每位老师都能做到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柳斌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你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这位母亲笑着说:“您是说我有一位当总统的儿子?我呀,还有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儿子。”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柳斌说:“这就是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当老师的应当具有这样的人才观。”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他一定会推已及人,做到尊重、关爱、善待别人,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于永正教师也说过“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劝慰,更是伟大,它是老师心中着的爱意和善意的流露,这便是艺术。”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把爱用耐心激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鼓励并期待他们能取得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他们一定会推己及人做到尊重关爱善待别人,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二、关注教材,从教材中挖掘人文精神。

新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作为教材语文课文必定含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有的课文其人文内涵是显而易见的,如《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鲁本的秘密》等,它显然是教育启发学生学会关爱我们的亲人;《最后的辉煌》、《放弃射门》则是启发学生如何回报社会,面对自己成功的辉煌和对方守门员的受伤,福勒放弃射门,赞扬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得失,使学生受到一种人性美的熏陶,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而大多数课文其人文内涵是隐性的,如《鲸》、《海豚救人》等,像这样的一些课文,我们可以深刻地挖掘一下其中的人文内涵,可以设计“鲸的自述”“海豚救人背后的思考”等活动,启发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从对教材人文精神的挖掘中使学生学会关爱别人,关注自然,关注自身道德的完善。

三 、充满趣味,在趣味中渗透人文精神。

所谓“趣”,就是课要上的有趣味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乐此不疲。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语文课“要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情趣”。

既然教材中蕴涵着如此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上课时就可以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在趣味盎然的情境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

例如在教学《鲸》一课时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鲸的特点分类和生活习性。同时让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鲸的其他资料及鲸集体搁浅的图片.让学生在事实面前警醒,从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关注自然。此外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实际内容编演教材,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在同学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演教材,还可以加上“孔子对两小儿的评价、鼓励”,“两小儿对孔子的佩服”,“孔子的自我感叹”等学生在编演教材的过程中体会宇宙的广大,知识的无穷,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也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例如在教学《放弃射门》一课,就福勒该不该放弃射门开展辩论,同学们在激烈的争论中升华福勒那种高尚的体育道德。

此外,语文课中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关心生活,关爱社会和自然,从小培养其高尚的人文精神。只有让语文课在充满情趣和关爱中进行,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我们的学生充满人文精神。

★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人文精神的论文

★ 浅论工业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论文

★ 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论文

★ 中学生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策略论文

★ 论儒学的人文精神

★ 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与科教兴国战略

★ 注重文化浸润培养人文精神

★ 后现代主义对人文精神重建的意义

★ 唐宋诗词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浅析(网友来稿)

★ 人文精神在现代化中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

快讯
人文精神论文
【独家】怡合达:6月20日接受机构调研,abrdn(P),UK、Cathay Life Insurance等多家机构参与
织密园区党组织网络,华泾镇举办企业游园会
每日看点!【调研快报】泰恩康接待百年保险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机构调研
英镑本周料能守住100日均线支撑,哪些因素影响走势?
华辰装备:实控人拟减持不超10.0002%股份引入长期合作伙伴-环球报道
全球快讯:A股港股大反攻,胡锡进:跑赢了A股,有点蒙圈
动态
2023-02-08美股先跌后反弹港股走势及分析 港股三大指数均录得升幅收市
2022-09-15快递保价纠纷频发的背后 快递物流业保价规则亟需官方出面制定
2022-08-29上半年河北海洋生产总值1280亿元 海洋传统产业稳步恢复
2022-03-18江苏盐城:东台西溪天仙缘景区打造文旅融合新天地